上海的垃圾分类七月一号实施了. 最近在网上看了各种帖子, 有支持有调侃有吐槽. 从垃圾不分类, 到建议分类, 到强制分类,肯定要改变以前固有的一些生活习惯, 短时间的不便是肯定的. 我不是垃圾分类的专家, 只想根据自己的感受, 写写这些年我扔垃圾的这些事. 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 垃圾分类本来就是不同国家要根据各自国情做的事情. 一个国家的经验教训搬到另一个国家不一定能适用. 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 很多人力密集型的事情只有中国才能干好. 譬如快递当天达, 在地广人稀的新西兰, 估计下辈子也没戏了. 所以垃圾分类也应该因地制宜, 符合国情.

之前在上海学习工作生活了十多年, 垃圾基本是不分类的, 虽然街上有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 但是据我的观察, 哪个桶里面出现什么垃圾, 基本上是随机的. 而且之前看报道说一些时候就算垃圾分类好了, 收垃圾的时候还会被合在一起收走. 所以基本形同虚设. 一是没强制措施, 二是教育也不到位. 其实我觉得国内垃圾回收得还不错. 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卖钱, 而且还有人以回收废品为职业, 还能形成产业链. 扔的时候虽然不分类, 但会有人把能卖钱的都人肉分类出来, 可能这也是人力资源大国的优势. 之前我住的小区的保洁员的孙子跟谦同龄, 经常在一起玩, 后来熟悉了之后我也会跟他们闲聊. 他们说会把别人扔的垃圾里面有价值的东西捡出来卖掉, 也是一笔额外收入.

后来到香港读书, 香港垃圾分类比内地要好一些, 但做得也一般, 学校宿舍跟外面租的房子, 垃圾基本上也是不分类的, 可以随便扔. 有些特定的地方有特定分类垃圾桶, 譬如扔纸的, 扔瓶子的等等. 不知道是不是靠着大陆, 好处理的缘故. 感觉在扔垃圾上并没有给生活带来太大的变化或者不便. 倒是让我第一次知道了, 在内地不想要了可以卖钱的东西, 在香港是要花钱处理的. 因为没有什么废品收购产业. 譬如一些废旧家电, 床垫等大件垃圾, 在国内不要了都可以卖了赚钱, 但在香港却得请人花钱处理. 有些商家会在卖家电的时候有垃圾处理优惠, 譬如买个新电视, 免费帮你拉走旧电视. 对当时的我也算是长了见识.

后来来了新西兰, 像这样一个太平洋中间到处都不靠的岛国, 垃圾处理基本只能靠自己, 所以对垃圾分类的教育跟管理比香港、大陆都要严格很多. 我刚来的时候也感觉各种不适, 甚至出现过很多尴尬. 其实奥克兰所有的区, 垃圾分类都不统一, 可能有些区在试点. 譬如之前我们在租房子, 那边还在用收费垃圾袋, 要花钱买垃圾袋, 不用付费的垃圾袋人家不收. 相当于垃圾按袋收费, 多扔多交钱. 我们现在这个区就比较传统, 还是用桶. 我们这个区每家两个桶, 一个可回收, 一个填埋. 都不是免费的, 在交给政府的房产税里面有专门的这项. 还有奥克兰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其实早就被中国的公司收购了. 之前看报纸上打趣, 说必须跟中国搞好关系, 否则不给你收垃圾了, 让你家里垃圾堆积如山.

总体而言, 新西兰的垃圾分类跟上海马上要实施的垃圾分类基本上都能一一对应上. 名字叫法不同, 可能处理的方式也有差异. 新西兰更倾向于把垃圾的处理方法跟去处直接告诉你, 而不是用“干垃圾”, “湿垃圾”这种第一次听到比较抽象的名字来命名.

可回收垃圾名字都一样, 新西兰这边只要看到有可回收标志的东西, 都可以往可回收桶里面扔. 譬如瓶瓶罐罐之类的. 可回收垃圾其实都是运到亚洲一些国家回收的, 之前是中国, 现在可能是东南亚国家. 因为新西兰本地根本没有相应的工业. 之前听一个同事说, 中国出口到海外这么多东西, 进口又不多, 以前海运集装箱经常是满着来, 空着回国. 后来有人突然灵机一动, 我们实在没得装, 可以装点垃圾回去啊. 两边都赚钱: 新西兰政府花钱让他们把可回收垃圾拉走, 赚一笔. 拉回国之后还可以把这些垃圾卖废品, 再赚一笔.

上海的湿垃圾新西兰这边叫厨余垃圾, 就是剩菜剩饭之类的. 这些东西政府允许扔到填埋垃圾桶里填埋掉, 但是据说填埋厨余会有问题, 所以政府在鼓励老百姓自己处理掉. 我觉得半鼓励半逼迫吧. 譬如在卖垃圾袋的区, 一个垃圾袋挺大的, 买来一周基本扔不满, 要半个月左右扔一次, 但那那些剩菜剩饭放垃圾袋里早就臭了, 放在家里肯定受不了. 所以逼你想办法处理, 怎么处理呢? 基本就是堆肥降解. 把它们变成肥料再放回花园里. 基本上家家院子里有个降解桶. 堆肥有好几种方法, 有用虫子的, 叫tiger worm, 老虎虫, 听着很霸气, 看着跟蚯蚓差不多. 有跟日本学用化学原料的, 我学了半天, 发现养虫子如果厨余太少会把虫子饿死, 所以在新西兰遇到有人跟你要剩菜剩饭, 不一定是他饿, 八成是他怕他们家虫子吃不饱饿死. 此外, 家里养一大桶虫子, 万一没管好爬出来也觉得够惊悚. 化学堆肥东西也要攒, 都不容易, 关键是我们三口之家厨余也没多少. 后来基本上我们家每天把厨余放在一个大饭盒里面, 我每天上班不远万里把厨余垃圾带到学校去, 学校有专门收集厨余的垃圾桶, 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扔厨余.

干垃圾新西兰这边叫填埋垃圾, 可能国内有垃圾焚烧, 但是新西兰都是填埋. 危险垃圾跟电子垃圾都是要花钱处理的. 偶尔有同事群发消息说我有个电视或者其他家电啥不要了, 问谁要. 一开始还真以为他们是活雷锋, 后来才知道是想省垃圾处理钱而已.

新西兰还有两个国内没有的. 一个是绿色垃圾, 当然这个是新西兰特色, 每家房前屋后都是花园, 那些植物疯长起来除草, 剪枝弄下来的都是绿色垃圾, 当然也可以填埋. 但是政府规定少量绿色垃圾可以扔填埋桶, 如果比例太高他们是有权拒绝回收的. 我就见过有的垃圾桶上被贴了标签, 说垃圾不符合要求, 不给回收. 绿色垃圾也可以堆肥, 如果不想自己堆, 那就只能付费找专门的公司回收了. 另一个是大件垃圾, 譬如旧家具, 旧家电之类的. 如果不想花额外的钱处理掉, 政府每年只会给你处理一次(也不是免费的, 已经在房产税里面单列了), 还要自己到网上去预约, 预约了之后自己把东西搬到路边去, 然后会有人来收走.

刚来新西兰的时候, 的确感觉垃圾分类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譬如一些旧充电电池啥要花钱请别人收, 花钱花时间. 有朋友要回国问我要不要帮忙带点什么东西, 我说把坏鼠标给我带回国扔了...不过带来好处是买任何东西都先考虑一下以后怎么扔. 这也算促进节约了吧.

还有就是扔垃圾不能无限量, 每周最多一桶. 如果多出来的话, 就只能堆在家里等下周. 我家边上有颗新西兰的国树银厥. 那银厥树的叶子超大, 掉下来一个基本就可以掰一掰塞满一个垃圾桶. 掉下来两个这周垃圾就别打算扔了. 所以每次刮大风, 我都默默祈求那些树叶子能坚强.

接下来说说想法. 这个分类垃圾的命名是个学问, 跟我们学面向对象的设计一样. 不能太具体, 譬如叫“喂老虎虫吃的垃圾”或者“运往中国重新造纸的垃圾”. 要有一定的抽象性. 但抽象到什么程度, 就是比较难拿捏的了. 譬如国内这个吐槽点很多的, 就是“干垃圾”跟“湿垃圾”的分类. 有一定抽象性, 但抽象得不好. 为什么呢? 按人工智能的说法叫特征提取不明显. 因为干, 湿是一些垃圾的一个特征. 如果用一个特征来命名垃圾类别, 那最直观的结果就是人脑分类器就会按照这个特征来分类, 譬如只要这个垃圾是湿的, 就应该是湿垃圾, 譬如“湿纸巾”. 只要它是干的, 就是干垃圾, 譬如“葡萄干”. 但其实葡萄干是湿垃圾, 湿纸巾是干垃圾, 这也是网上吐槽比较多的一点. 你要真按照特征来命名这类垃圾, 应该找个最典型的特征. 譬如下文要说的, 分为“能被AT123粉碎机粉碎的垃圾”和不能被AT123粉碎的垃圾.

按面向对象的说法叫关注点没分离. 为什么猪骨会是干垃圾, 而鸡骨就是湿垃圾? 因为这跟垃圾处理的具体实现方式绑定了. 现在他们用的那个粉碎机, 能粉碎鸡骨, 但是不能粉碎猪骨. 同理还有粽叶是干垃圾, 因为现在他们用的那个粉碎机, 会被粽叶缠绕. 所以干湿垃圾的分类, 不是根据垃圾的干湿, 也不是根据能不能去堆肥. 精确的分类算法是能不能被他们现在用的那款粉碎机粉碎. 譬如假以时日他们的粉碎机升级换代了, 不会被粽叶缠绕了, 也不会被猪骨卡住了, 那猪骨粽叶也可以归类到湿垃圾了. 这种能不能被某款粉碎机粉碎的判断, 不应该交给老百姓.

其次, 这个分类应该有一定容错性. 看新闻上新西兰政府每年也花挺多资源去处理人工分错了的垃圾. 不可能要求老百姓一点错误不犯, 尤其是牵扯到专业的分类. 譬如在新西兰, 我们其实也不知道老虎虫子是不是能咬得动大骨头, 但是我们凡是厨余都往降解桶里面扔. 如果老虎虫子真的啃不动大骨头, 最后堆了半天肥骨头还在那儿, 肯定有人把它捡出来填埋, 而不可能把大骨头当肥料给用了. 还有就是填埋, 譬如绿色垃圾是要堆肥的. 但是政府允许少量的绿色垃圾扔进填埋桶, 直接埋了, 也不会产生什么大问题.

还看到网友有吐槽说从此以后珍珠奶茶要分几步扔. 我倒觉得这个是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解决的. 市民应该慢慢学着做. 其实新西兰这边也一样. 譬如麦当劳的饮料, 饮料盖子一般是可回收的, 但是杯子只能填埋(上面有一层防水塑料的原因). 好多饮料调味品瓶子, 也要瓶盖跟瓶身分开扔. 而且还要求扔之前把瓶子用水清洗干净. 有些蕃茄酱瓶子, 说实话粘粘的我也不想洗. 但需要学着做. 其次可能商家对于产品的哪些部分可回收, 可以有更好的标志. 新西兰的产品, 只要看到可回收标志就往可回收里面扔, 准没错. 但是我们有时候会到中国超市买一些国内进口的油盐酱醋之类的, 经常用完后剩下的容器就不知道该怎么扔, 因为一般都不会写明是否可回收. 也怕扔错了给中国人丢脸, 毕竟瓶子上都有中文.

还有吐槽每天定时收集垃圾的. 其实新西兰也是定时收集. 当然国情不一样,可能不能直接对比. 我们每家两个垃圾桶, 填埋垃圾每周收一次, 可回收垃圾每半个月收一次. 遇到节假日那些收垃圾的就不来了. 还得经常到政府网站上去看下一个垃圾收集日到底是哪天, 一旦错过了, 只能等下次. 或者你实在受不了了, 自己开车把垃圾运到收集站去付费让他们收走.

总而言之, 我还是比较支持垃圾分类的. 中国慢慢成为发达国家了, 大国公民的一些义务也得慢慢向发达国家看齐. 当然在具体执行上么, 初期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理解, 希望能慢慢改掉越来越好. 否则我下次回国扔垃圾不想扔错被罚款, 只能像网友说的一样, 把垃圾打包运到国外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