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上海,谦的小学生涯开始约一个月后的某天上课前,某小学的传达室。

“你是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负起责任来!孩子每天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6个小时,剩下的3/4都是跟家长在一起,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你也是老师,这点道理应该懂!如果现在跟不上,后面马上就开始学生字,二年级就是阅读,三年级就是作文,你能行么?!”

我被语文老师连珠炮似的发问问得插不进话,谦也站着一动不动,脸色铁青,似乎连呼吸都不敢大声。因为拒绝了几个同事跟好友的建议,我没有给谦报名参加所谓的“幼小衔接班”,结果开学后他们拼音学得很快,谦就跟不上了。开学不到一个月,就被叫了家长。这也是我在中国的唯一一次跟谦的任课老师见面。

如今,谦在新西兰的小学也已经开始一个多月了,我又一次走在了去跟老师见面的路上,而且谦的语言问题,肯定跟不上,心中不禁七上八下。做好了再挨一次洋骂的准备……

家长会

到了学校之后,找到了会议地点,却发现不在教室。我探头望去,里面觥筹交错。以为走错了地方,就轻声问了一句,老师们说没错,进来吧。先随意吃点喝点啥吧。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张图。

新西兰的家长会

见了老师后,我自己先自我批评了一番,说我们家谦同学刚来不久,英语不行。上课基本听不懂在干嘛,老师布置任务他可能也不知道……结果几个老师一起说,不用担心么,小朋友学习很快的。来,切入正题吧。我们这个学期要搞三次活动,一次烧烤,一次观察蜜蜂,一次越野跑……我认真记笔记。结果讲完活动之后,就散会了……我一脸迷茫。学习呢?怎么完全没谈学习任务?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新西兰的家长会分三种:第一种叫PTA,就是家长老师联合会。基本是老师跟热心家长组成的,主要负责学生的课外活动,还有募捐什么的。这种是不会谈学习的,气氛也比较轻松,我参加的第一次会议就是这种。这会是完全自愿的。貌似没听说过有国内那种逼家长秀才艺的情况。我只参加了一次,后来就再也没去了。但是这个他们还是每次把会议记录发给我。基本上就是办活动筹款,筹了款给教室升级,给学生买新设备什么的。

第二种是每学年开学有一次,介绍一下这一学年大概学啥。这个跟国内差不多,就不多讲了。第三种是一对一。这个基本在学年过半的时候。老师会单独抽出半个小时,跟每个孩子的家长聊。他们还做了个网站,供家长跟老师约时间。

跟谦的老师一对一聊的时候,谦的英语已经基本不错了,但是他不太喜欢多学习,我们打算让老师收拾他,给他点压力。所以见了老师之后,就跟老师说,我们家这孩子,回家之后就是玩,让他多学一点都不肯,老师您给看是不是应该批评一下他,您说的比较管用……

“他都上了一天学了,太累了,放了学得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别忘了他一周要连续上五天学呢。”

我整个人石化了,这,这跟中国的老师的观点完全相反。怎么会有老师替学生喊累这回事存在?

我以为老师不理解,就换了个说法。问道,我觉得他英语还不行,有没有什么补习班啊,强化班啊之类的,放了学可以让他补补。结果老师建议,让他多跟其他小朋友玩。玩啊玩啊英语就学会了。我觉得好像不太靠谱,一再追问补习班的事。老师说,你实在想报班,那让他去学游泳吧。学游泳也能扩充词汇量,比方说蹬腿,吐泡泡……

英语学习

所有到远离自己故土的地方生活的人,可能第一个要过的都是语言关吧。我可能属于语言能力比较弱的。在上海生活了13年,依然听不懂上海话;在香港读书4年,也听不懂粤语。但之前一直听说小朋友们的语言能力是很强的。到了一个地方会适应很快,马上就变native speaker,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还是看个人的。很难说。

就谦的学习经历而言,现在来新西兰一年多一点。大概经历是这样的。他刚来新西兰的时候,在国内虽然也学了一些英语,但没有上任何辅导班。能说的英语就是雷总三连:“Hello,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而且还是中国学校里叫出来的Chinglish,说的是sank you wery much。刚来的时候没法跟任何人交流。学校从其它班里面给他调过来一个在这里出生的华人,能说两句中文的那种,给他当翻译。但那个小朋友基本已经西化了,谦说他说的中文谦有时候听不懂,而且也不太喜欢跟中国孩子玩。

学校会给他们每周安排两次专门的英语强化课,课堂上就两个小朋友,一个他,一个韩国人。但老师只会讲英文,一开始就用看图识字的方式教他们,后来水平高一点了就可以通过读简单的书的方式了。可能授课形式跟国内那个VIPKID差不多。然后就是记essential spell list里面的单词,大概就不到400个。这也是他唯一的需要单独背的单词。所以跟国内之前一提到学英语就是背单词很不一样。灵活运用这400个单词几乎就能处理75%的日常了(那个列表的说法)。列表在这里:Essential spell list。 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灵活运用,这可不容易。我以后再写文章说。

大概三个月吧,他就告诉我基本能听懂老师的指令,也可以知道大家都在干啥了。大概六个月的时候,班里面来了另外一个中国人,还有一个日本人,但是会说汉语。于是谦就当上了翻译,翻译一些老师的简单指令。大概第一年结束的时候呢,他跟我说他能听懂同学们80%的日常谈话,老师讲课的内容么,大概能懂一半多一点。他说他目标是小学毕业的时候能跟同学们一模一样。

对于谦来说,我感觉进步还是非常快的。现在我已经开始跟他学英语了。譬如有时候他会纠正我的发音,还有一些常用的俗语,像点名啊、罚站啊、打小报告啊这些怎么用英语说,都是挺难在课本里学到的。我都跟谦学会了。

但是对于我见到的有些小朋友来说,英语学习就不是那么顺利了。譬如有个跟谦一起玩的小朋友,在国内的时候是两道杠中队长,谦在国内的时候是一道杠小队长。他们来了之后呢,还是按国内的官僚级别排了高低。中队长管小队长,小队长管老百姓。玩得时候一起玩。这两道杠小朋友不太喜欢跟其他外国小朋友接触。上次谦开party的时候请了两道杠领导,也请了几个外国小朋友。结果他听到他们一群人在飙英文,就不开心了。最后一句英文也没说。

还有就是我们不远处住的一家中国家庭了,两个在新西兰出生的小朋友,一直是上海的外婆在看着。现在大的刚刚上小学。上海话说的倍流畅,到我们家来玩的时候还用熊二的口音说:“俺们就是奥克兰银儿”。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英语水平可能还不如国内的同龄人。说到这老人带孩子问题,别说父母都是中国人了,父母一边是洋人的都顶不住,之前我们在超市里面还遇到金发碧眼的小朋友,地上满地打滚,一边打滚还一边很标准的中文喊,“姥姥,我要买玩具!” 他边上的中国外婆在边上求饶,哎呦我小祖宗,赶紧起来吧,这就买。这也算文化输出吧。

当然,还有一些小朋友就是来得太早,或者就是在这出生的,英文完全没问题。中文就成了问题。所以经常会有中文学校供他们学中文。譬如下面这个图,我每次经过的时候,都觉得for non-speaking people的招牌有些诡异。似乎中文真的比英文难学一点。可能还是环境问题。他们在新西兰学中文,跟我们在中国学英文一样,没环境,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或者应付考试,学几十年还是一样不怎么样。

诡异招牌

补习班

国内的新东方、好未来等各种补习班如火如荼。这两个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上市了,且估价翻了无数倍。足以证明补习的威力,可以遇见未来肯定会更加厉害。因为我觉得跟香港台湾的补习天王、补习天后们比,那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所以买点新东方好未来的股票准没错。

谦班上另外一个从国内来的小朋友,英语来了之后就是10多级,比谦刚来的时候才1级厉害多了。后来知道他国内每年补习费都五六万,看来那些补习班还是有用的。各位要继续狠砸钱(笑)。

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一直没有给谦报任何补习班。但是到了这儿之后,他有些跟不上,我们就到处打听补习班。其它那些学游泳、学捏泥人等的就不说了。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给他报了两个班。

一个是类似国内的晚托班。因为新西兰把14岁一下的小朋友单独放在家里是犯法的,最严重有可能会被剥夺监护权。那晚托班三点半放了学之后开始看孩子,一直看到六点,每天17块钱。但这个晚托班真的是晚托班,就是看孩子。我每次下了班去接谦,他不是躺在地上,就是跟别人玩球,或者就是做游戏。没有任何学习成分。我也没看到任何在这个晚托班里的人在学习。

还有一个是教学习的。会教数学跟写作。每周只有一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收费每次55元。但那个班数学对他来说太简单,写作对他来说太难。他上了大概有两个月就死活不去了。看来挺难找一个适合他的。

评估

新西兰的小学是没有任何考试的。平时的作业是按照周为单位布置,而不是按照天为单位。周一布置下去,周五交上来。基本上一周的量跟国内一天差不多吧。譬如说数学,一年级的任务就是从1数到10。谦五年级了,还在做20以内的加减法。基本上等于中国幼儿园水平。跟中国截然相反,中国是全民打鸡血,新西兰是全民放血。

小学五年级作业真题

虽然没任何考试,但是每年还是会有一份年终报告的。这报告基本上是靠老师的个人主观印象给的,会邮寄到家里。成绩不会和别的同学比,更没有排名。只是和标准比,只有高于、等于、低于标准三种。譬如下图中谦的数学,刚来的时候是低于标准,因为应用题看不懂题,全都做错了。学年结束的时候就高于标准了。除了数学以为,还会对阅读跟写作评分。因此总共就三个评分项:写作、阅读和数学。

年终报告

除此以外,老师还会写一段对同学们的总评价。譬如谦的评价开头就是:谦本年来在各项体育活动中非常努力,尤其是游泳和球类游戏进步明显……让我怀疑他去了个体校。

后记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收尾之际还是想强调一下。并不是想说新西兰教育有多好,也尽量不去跟中国教育对比。因为现在我觉得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教育跟新西兰教育很不同,毕竟国情差异很大。但到底哪种更好,这个很难说。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许就是最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