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
  • 软件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实习、走向社会与第一个项目 实习是我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扇窗户,现在学院已经有完善的实习办公室,并且与各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同学们的实习衣食无忧,不可谓不厚道,现在一起看看我们当年的情况。2003年,我们刚刚进入学院学习了不到一年,就有公司来学院招实习生了,那时候的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自信心问题,因为没有前面的参考,我们不知道自己走出去后可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有多少。只能自己摸索。 第一个到学院来招实习生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科投同济。公司没名气,又没实习薪水,改到今天,估计一个人都招不到。但是在当年,却吸引了我们班一多半的同学投了简历。后来万老师说我们太自降身价(其实当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价)了,阻止我们继续投简历,否则估计很有可能会成为全民运动,所有同学都会投那家公司。后来学院招实习生的也多是一些中小公司,例如复旦金仕达,普元软件等,五百强公司少之又少。破屋偏逢连夜雨,我们实习的那年,正好还碰上非典肆虐,还发生过所有学生被实习单位集体遣返的事件。因此,我们那届的绝大多数的精英,都到了中小公司实习,并且就业。当然,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到现在,我的那些同学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干的非常出色。现在,有很多大型公司会到学院找实习生,大企业对我们学生的声誉、信任,都是前面若干届学生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现在的同学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至于我,非常有幸能够进入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实习。当年的Microsoft跟现在的情况大不一样。微软当时还并没有发现中国有这么多廉价劳动力,所以也并没有现在遍布大江南北的微软研发集团。当时上海唯一的微软部门,就是位于徐家汇的全球技术中心,而且他们对实习生筛选非常严格,记得当时整个全球技术中心只有三个实习生,一个来自复旦,一个来自交大,还有一个是走了狗屎运的我。 所谓全球技术中心,其实是微软的售后服务部门,客户买了微软的产品,发现不会用,就打电话到那边去问。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都会遇到。所以,我的第一份实习,就是回答各种奇怪的问题。万幸的是我被分在开发支持部门,问的还都是跟软件开发相关的问题,而不会问我如何用excel做资产负债表这种问题。后来,技术支持中心那边接到一个内部的项目,做MVP(最有价值专家)的网站,我就转过去当测试了。虽然只是测试,但是却可以了解到一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微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项目管理方法,与教科书上的并不一致。但是这段经历给我的感觉是,如果能够在一个项目中把一套软件工程的流程完整的走下来,比读软件工程书要强上百倍。 最初与微软签订的实习合同是三个月,我却呆了将近一年。在这一年里,我第一次拿到了自己辛苦挣来的薪水;第一次尝到了每天早晚上下班挤公交车的味道;第一次给客户打电话;第一次知道员工茶余饭后最关心的是房价……直到后来有一天万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学院有一个与汽车学院合作的汽车电子项目,需要人手,我才结束了在微软的实习,回到学院。时间是04年3月。 这是汽车学院接到的上海市科委的项目,希望做一套车载信息系统,但是软件的部分他们无能为力,所以希望与软院合作。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CE。那一天,我见到了新到学院工作的王冬青老师,也是我第一次接触Windows CE与嵌入式开发。这个项目对我后来走上嵌入式开发的道路意义深远。 最初的开发非常不顺利,因为嵌入式系统中的一些开发方法,甚至基本概念我们都不了解。只能自己慢慢摸索。道路异常艰难,由于那时候Windows CE在国内刚刚起步,可以查阅的资料非常少,项目组的几个人一起整理、查找了少的可怜资料。一个人有一丁点进展,就马上与其他人分享。也正是那个时候,我萌发了写一本Windows CE相关的教材的想法。后来由于毕业,住的地方都没了,但是项目还没有完,我们几个人挤在一间临时找来的小房子里,还在继续着这个项目。记得最紧张的时候,我居然编程到深夜,头一歪,就趴在键盘上睡着了。开发期间还见过几次万钢(当时还不是校长),后来终于熬过了中期评审。也赢得了汽车学院的好评,因此也有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