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research项目,一篇好的paper,首先要well justify你的研究的motivation。如果动机不充分,或者动机不纯,那即使你的solution跟results吹上天,欣赏的人估计也不会很多。现在很多人选择做research,无论是读研究生,还是在高校或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都算选择做research的道路。但是有没有仔细想过,做研究这件事情本身,它的motivation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做研究。

之所以想到围绕这个写点东西,第一是这一年多来的确有些感触,第二是这几天科学网上的一篇博文,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也想有感而发写两句。科学网上原博客地址如下:

“昨夜无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0333-632151.html

就从原文说起吧,大意就是一个做研究很好的苗子,毕业后打算放弃研究到中学去教书。当然原文没有说明这么选择的原因,从网友的讨论中可以得知,很大可能性是生活所迫,北京中学老师的收入还是不错的。有些人把问题归罪于浮躁的社会,有些人把问题归罪于当事人的短视,等等等等。个人而言,我是支持文中这哥们的,至少他对自己想要什么很明确,也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目的,当发现做research不能实现他的目的的时候,可以毅然放弃。单凭这一点,就是难能可贵的。总好的过一些同学,问问自己将来喜欢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什么不知道,即使知道,如何达到目的还是不知道。然后糊里糊涂就去读本科,本科毕业了读硕士,硕士毕业了博士,一不小心刹不住车博士毕业了,自己也活了小半辈子了,还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安静的时候有时候自己也会想,为什么要选择在学术圈里面混?无外乎两个原因,1. 名利,2. 兴趣。如何让名利最大化?最直接的自然是收入(头衔就算了,很多虚名,但真金白银是实打实的)。如何让兴趣最大化?自然是研究成果,如果真的对这个东西感兴趣,自然希望能做出点东西来。有的时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的时候则不然。你获得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那自然兴趣最大化了,钱也来了。但是绝大多数做研究的人很难到这一步。想想我为什么要做科研呢?还是用以前提到的problem formulation方法,我把我的motivation formulate成这样:

<br /> Maximize 科研成果<br /> Subject to: 收入 >=体面生活下限<br />

当然,还有一种formulate的方法,肯定不少人是这么定位的,大家看看,自己理解吧:

<br /> Maximize 收入<br /> Subject to: 科研成果 >= 单位规定下限<br />

来香港这一年多,我也经常回顾从18岁告别父母,从山沟里走出来求学,到现在的历程,哪些时间白驹过隙,哪些时间度日如年。逐渐感觉,精神导师李开复说得靠谱,follow your heart。追随你自己的兴趣。这几年最开心的两个时段,一个是转专业到软件学院后的两年,一个就是现在。最不开心的两个时段,一个是读研的三年,一个是出来读书前在学院工作的一年。

当年要转专业,是我自己选的,从会计系跳到软件工程系。学习压力陡增n倍,但是很开心,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自己编写的扫雷程序可以递归翻开空白区域的时候,自己编写的小画板程序可以画张图还可以设置成Windows桌面的时候,自己做的小网站挂到网上让好友访问的时候,冒着非典去微软美罗大厦实习报到的时候,那份单纯的快乐。现在也差不多,住着有生以来条件最差的房子,顶着睡眠严重不足导致的黑眼圈。觉得每天过的都很充实,上午又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下午又学到了一个方法。这就是单纯的快乐!

However,单单谈理想,肯定是不现实的。 我党的建设历史早就证明了,饿着肚子搞革命,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都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在formulation的时候加了个体面的生活的限制。这个限制满足不了,说什么做高质量研究都是空谈。什么是体面的生活,这似乎也很难界定。我也就我看到的比比吧。

最近也阅读了一些近代科学史,发现一个规律,为近代科学做出贡献的那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家,大多数都是衣食无忧的人,甚至本身就贵族出身,从哥白尼到笛卡尔,从莱布尼茨到麦克斯韦,甚至是马克思恩格斯,都是不差钱的富二代官二代。他们做research,本来就是衣食无忧闲着难受,搞搞玩玩的,并不是贫下中农翻身做主人的工具。中国这几千的科举制度,读书是无数贫下中农翻身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科举虽然取消百年了,但是在当代中国,读书还是改变命运的主要方式。怎么才叫书读得好呢?看文凭看学历。怎么才能拿到最高学历呢?读博士做research。到了这儿,这motivation就有点不太对了。

最后说说什么叫体面的生活吧。从学生,老师两方面说。

都说国内读博士机会成本大,的确,将近30岁博士才毕业,读书的时候几乎没钱,国家跟导师给的钱基本只能够生活支出,很难攒下来。毕业的时候基本是一穷二白。而这时候恰巧是成家立业最需要钱的时候。所以很多人看透了,不读博。到公司去当码农,找个好点的东家,稍微干干就比读书强。这样的条件下,招到的很多博士都是在职的,本来就是学校老师,没学历(跟我一样),来混个学历的。或者就是官员商人,来贴金的。我知道的最滑稽的博士论文答辩,某领导在台上答辩,硬生生的把答辩搞成了领导讲话。答辩之前由主持人宣布,下面,有请xxx领导上台做重要论文答辩,然后几个答辩组教授狂鼓掌,也不知道答辩过程中答辩组教授的手有没有拍疼。答辩结束之后,又是一通鼓掌,并且纷纷表示xxx的答辩高屋建瓴,为xxx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一定要回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并且修改教学大纲,写入重大理论观点…. 香港的博士生是啥样的呢。还是以我自己为例,来这边一年多一点,每个月的奖学金吃喝拉撒用,还买了Galaxy Nexus, New iPad, Retina MacBook Pro,到今天为止没花了,还剩下120k HKD,比我在国内当老师攒的钱还多。这还是非典之后降薪的奖学金,听前面几届说,大概10年前,在HK读PhD,毕业之后剩下的奖学金换成RMB,就可以直接在深圳买房子了。当然那时候HKD比RMB值钱,深圳房价也还不夸张。这应该算体面的生活了吧。

再说老师,我就不晒自己在同济的工资单了,以前博客上晒过,晒了也没人信。就说住房公积金一项吧,我每个月500块,我LP比我好5倍。香港这边是什么待遇?我打听了一番,不会太精准,但也差不多,刚毕业的博士,月收入在五万港币左右,是我们的10倍,评上副教授之后,大概就会上10万港币。教授在15-20万左右,上面还有个chair professor(我导师就是),那就更高的离谱了。同等职称算起,基本上一个人顶大陆十个人的收入。这也应该算体面的生活了吧。国内我见了很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教师,都挣扎在温饱线上,有时候为了生机,不得不出去拉项目捞外快,教学质量上不去,也不能太怪罪。还有一类老师进大学就是为了安逸舒适,可能本来家里就不差钱,工资多少不在意,不想吃苦,在大学里正合适,中国的大学至少也算半个“体制内”,铁饭碗,至少我工作这么多年,除了自己辞职走的,没看到过一个因为表现不好被赶走的,哪怕是引起别人公愤了都,位子依然很稳。这第二类,就也不奢求他们能做出多少研究成果了。

这文章思路有些乱。基本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没什么组织。前面写的几篇文章,有人说你只做批评家,批评家谁都可以当。就像国足,人人都会骂国足,可是你能想个办法把国足带进世界杯16强,8强么?中国教育界这点事也跟国足差不多,弊端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如果让我说解决方案的话,好吧。我不会摸着石头过河,人家洋人已经在现代教育制度上给我们修好一座桥了,人家香港科大的实践也已经证明这座桥还不算差。1997年建校,15年历史,计算机专业就可以称雄亚洲,让国内包括同济在内的这一帮所谓百年名校情何以堪。如果给我足够大的权力跟资源,我会follow香港科大的成功经验。第一,把research track上的staff的工资提高十倍,这样可以有实力到国际上去挖人,不会像现在,美国牛校博士找工作,美国留不下,中国周边的国家地区考虑一圈(香港,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实在不行了才回大陆任教。第二,打铁还需自身硬,把那些不够硬的教师坚决清除出革命队伍。哪怕清得一个不剩再从海外牛校里面挖,再从海外毕业生里面招。当然,我知道这两者都是不现实的。权当自娱自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