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艰苦挂职锻炼终于结束了,从祖国的大西北又回到了上海的大西北。一直想写点啥,但是由于相机丢失,能记录的还真不多,可惜了我拍的黄土地啊。以后有机会再补吧。下面是偶写的挂职锻炼小结。为了取悦我D内部的某些人,有些地方稍显肉麻。如果被麻到了请大家原谅。。。

甘肃省定西市挂职锻炼小结

2008年7月15到2008年8月15日,受同济大学派遣,我来到甘肃省定西市政府挂职锻炼。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体验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生活,也感受到了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民不屈不挠的坚强生活意志和精神。

工作篇

来定西的第二天,我就被分派到了定西市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这个办公室在市政府大楼的六楼。一共有五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整个定西市的信息化规划,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设以及基础信息化建设等相关内容。

近几年,定西市的信息产业刚刚起步,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定西市30%市直部门及所属县区已建立了核心办公类应用系统和主页,40%以上的部门建立了辅助业务管理信息系统,10%左右的部门建立了领导决策支持类应用系统;小部分市直部门及所属县区政府建立了政府网站。这个数据与发达地区相比,当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地区而言,发展不能不谓之迅速。目前,定西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中,绝大多数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少量资金用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应用系统开发。由于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先硬件,后软件”的现象,在发展初期硬件设备投入的比重必然要大一些,以后将会逐渐减少,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定西市正在从硬件投入到软件投入的转变阶段。2008年7月,定西市被原信息产业部列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这是甘肃省第一个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城市。这不能不说是对定西多年信息产业建设的肯定。

同时,信息办还负责维护定西市的两个网站:定西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dx.gansu.gov.cn/)和中国薯都网(http://www.potato8.com)。这两个都网站开通了仅仅半年有余。定西市人民政府门户网是政府信息发布的渠道。中国薯都网则是以“马铃薯”这个定西市的名片作为招牌,政府搭台,企业和农民唱戏,共同把定西的马铃薯产业推广、介绍给全国。这也体现了当地政府对农业扶持和特色产业推广的重视。

我们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协助维护这两个网站的信息更新,栏目策划。另外一方面,是负责政府电子公文的流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了解了定西市政府在信息化方面的努力,同时也了解了相比发达地区,他们的不足。对于定西市政府网站,在完成其日常新闻、公文更新的同时,我深入了解其架构、栏目和现在作用的同时,对于几个栏目的定位、后台的功能等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在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以及基础化信息建设方面,参考发达省份,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对于公文流转,目前政府公文大多采用方正排版系统格式。但是方正格式不能直接发布到互联网上。如果人工调整,费时费力,效率相当低下。为了改变定西市政府目前靠人工更改格式的现状,我开发了一个可以把方正格式的公文转换成Word格式和txt格式的软件。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人工公文流转的负担。

在短短一个月的挂职锻炼中,与办公室几位同事的合作、沟通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期待能够有机会再次回到定西,再次与他们相聚。

调研篇

在这一个月当中,除了工作之余,我们还到定西市的企业、学校和周边乡村进行了一系列走访。

在会宁县,我们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会师地点,也学习和体会了当年红军不畏艰苦、为理想而奋斗的长征精神。在定西市西巩驿镇,我们参观了上海希望小学,参观了由我们的吴启迪校长等人精心栽培的同济希望林,并与学校的老师交谈,深深的体会到了学生求学的辛苦,也感受到了他们对上海人民的帮助发自内心的感谢。在前往会宁的路上,我们看到了黄土高原的层层黄土山丘,也见证了人们在水资源稀缺宝贵的情况下治理水土流失绿化的努力。

在大坪镇,我们看到了当地人民与天斗、与地斗的改造自然的决心。在整齐划一的农家住宅面前,在崭新的办公楼前,在宝贵的蓄水池面前,在胡总书记两次到访、讲话的地方,我们深深的感受到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乐观生活态度和决心。

在定西市污水处理厂,我们感受到当地人在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不忘记环保和节能减排;在万吨级盐水淡化项目工厂(这里也是全国第一个高科技盐碱水淡化项目),我们见识了他们利用高科技,改变恶劣水资源条件的努力。

无论走到哪里,听到农民、干部、乡村教师、群众向我们提起的最多的一个名字,就是我们学校的张佩英老师。从他们的言谈和表情中,充满着对张老师的崇敬与感激,也凸显了张老师在定西做的一些实事对当地的实实在在的帮助。

生活篇

来定西之前,就听说这里自古被称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由于缺乏水资源,生活比较艰苦。在来到定西的火车上,沿途的黄土山丘就给了我们不曾见过的感受。

来定西之前,就听说这里自古被称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由于缺乏水资源,生活比较艰苦。在来到定西的火车上,沿途的黄土山丘就给了我们不曾见过的感受。

抵达定西之后,对这里的水资源的缺乏又有了深入的了解,许多百姓家里都没有自来水,都是靠天喝水,把雨水用地窖窖起来,然后稍作处理,就供人、庄稼和牲畜使用。即使是在定西城里,自来水的水质也比较恶劣,碳酸钙硬度未处理的情况下高达600毫克/升,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450mg/L。我们烧的水,经常是上下两层水垢,烧水用的壶子,烧几次水之后就已经堆积了深深的水垢,只能泡茶喝了。

虽然离5.12这个令全国人民惊愕、心碎的日子已经渐渐远去了。但是中小余震还是不断。定西由于离四川很近,所以每次余震都感受的真真切切。在这里、我有感觉的地震就有三次。第一次是半夜两点钟,我被晃醒了。后面几次都是在上班的时候,感觉就是整个房间在一直晃。大概持续半分多钟左右。第一次来地震的时候,很是恐慌,但是发现同事们都没什么反应(估计习以为常了),所以后面也就不害怕啥了。

在定西的这一个月,正值北京奥运会开幕,但是我住处居然不能看电视。在当地领导的关心下,终于给我弄了一台16存的日立彩电,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收到中央1台和军事频道。因此,终于看上了CCTV 1现场直播的奥运会的开幕式,并且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中国队在奥运会上拼搏、获奖的情报。

后记

虽然时间不长,收获还是很多的。这是我第一次走近祖国的大西北,了解了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的地方,了解了丝路与黄土戈壁的风采。同时,对于祖国西部的人文等都有了切身的体会。

说到遗憾,最遗憾的是这一个月正好是暑假,学生们都已经放假了,没有办法与定西的学生们沟通交流。也没有办法在学习或生活上帮助定西的学生。

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转瞬即逝,到了要离去的日子。临行之际,同事问我,什么时候会再回来。我突然怔住了。是啊,此去经年,不知何时再重游。但是我相信,凭着同济大学与定西市十余年的协作,以后一定会有后来人,把这份协作、这份友谊继续薪火相传下去。